素质教育呼唤和谐德育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1-03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■詹万生

  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素质教育,到党的十七大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、改善民生、教育公平、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,再次强调“坚持育人为本、德育为先,实施素质教育”,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。然而,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,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、不和谐的地方。素质教育一直在呼唤着和谐德育。

  和谐德育,是以满足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为出发点,在遵循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基础上,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,使之协调相应、配合得当,形成合力,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,提高育人能力,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。和谐德育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。

  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发展

  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然而在教育实践中,“重智育轻德育、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、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”的现象依然存在,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和谐发展。和谐德育认为,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,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和谐统一的结果。在人的心理过程中,观察、注意、记忆、思维、想象等智力活动,都是在兴趣、动机、情感、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支撑下进行的。这些起着支撑作用的心理因素,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对事物的好奇心,强烈的求知欲,勤奋的学习态度,爱科学、爱创造、爱事业、爱祖国的情感,抵抗挫折、坚忍不拔的毅力,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等思想道德素质。思想道德素质对人的智力和创造活动起着导向、动力、调节和支撑作用。这些非智力因素与智力活动是一个相互依托、相互作用的整体,两个方面协调发展,才形成健全人格。实践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源泉。和谐德育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,创建了一系列贴近生活、贴近实际、贴近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,如主题班会活动、团队活动、成人仪式活动、志愿者活动等,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。

  师生关系和谐融洽

  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、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,而且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。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往往会看到一些不和谐的师生关系,如有的教师上课来下课就走,不愿意亲近学生;有的教师偏爱自己喜欢的学生,伤害了部分学生的上进心;有的教师对后进生讽刺挖苦,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等。和谐德育主张建立民主、平等、融洽、和谐的师生关系,提出了“师生双主体互动论”。即教师是教育主体,学生是学习主体。在德育活动中,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。教师的主体性表现在活动的策划、设计和指导上,教师的教育理念、师德风范和人格魅力蕴含其中;学生的主体性则体现在活动的“主角”地位上,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活动中认知,在活动中体验,在活动中锻炼,在活动中自我评价。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德育活动中体验生活,感悟道德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
  德育过程和谐有序

  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、陶冶道德情感、培养道德意志、引导道德行为的过程。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,取决于四个环节和谐统一的程度。在教育实践中,由于受某些西方教育流派如认知主义、情感主义的影响,有的片面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,有的片面夸大道德情感的作用。和谐德育认为,德育过程是知、情、意、行诸环节构成的。德育不同于智育,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,它主要解决知不知、会不会的问题;而德育只到此并没有完结,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、会不会的问题,而且要解决信不信、行不行的问题,即不但要授之以知、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,而且要导之以行。只有知识传授、情感陶冶,而无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,不是完整的德育。和谐德育将“知、情、意、行”和谐地整合在一起,以传授道德知识作基础,以涵养道德情感为关键,以培养道德意志作保证,以养成道德行为习惯为归结,这样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实效。

  大、中、小学德育和谐衔接

  目前,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目标划分还不够准确,内容安排还不尽合理,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简单重复、交叉和脱节的问题。针对这种情况,和谐德育坚持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,使大、中、小学德育和谐衔接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、思想实际、理解接受能力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,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,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,以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、思想教育、道德教育、法治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为横坐标,以各项要素具体内容的不同层次为纵坐标,由浅入深,由低到高,由具体到抽象,由感性到理性,分层递进,螺旋上升,构建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每个年级的德育内容,形成科学化、系统化、规范化的德育内容体系。同时,科学设置德育课程,积极开展德育活动,努力拓展德育途径,有效进行德育评价,使学校德育更具科学性、针对性和实效性,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、和谐成长。

  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和谐育人

  学校、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,只有在学校、家庭、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,学生的思想品德才能健康发展。在现实生活中,由于各个家庭的成员结构、文化背景、职业特点、家长素质各不相同,家庭教育存在许多误区,如独生子女家庭的“四二一溺爱综合征”(四个老人,两个父母,围绕着一个子女打转),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庭教育的缺失,离异家庭、单亲家庭、重组家庭等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的畸形等。社会上存在的封建迷信思想、消极腐败问题、黄赌毒邪黑等现象,严重影响着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的健康发展。这就是教育界深感头疼的“五加二等于零”问题(学生在学校五天获得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,仅仅一个双休日,就由于社会和家庭的某些不良影响化为零)。要解决这些问题,必须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,建立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和谐育人的工作机制。和谐德育主张充分发挥学校、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教育力量各自的优势,充分发挥关工委、共青团、妇联的思想道德教育职能,充分发挥广播影视、报刊杂志、各类网站等媒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,使之合而不同、相互配合、相互补充、形成合力,推动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德育目标趋同,德育理念融通,德育过程协调,德育方法互补,德育资源共享,德育评价一致。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要求,建设和谐学校、和谐家庭、和谐社区,实施和谐德育,促进学生和谐成长。

  (作者单位: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)